建安區:“四好農村路”助力“鄉村振興”

人在車中坐,宛若林中游。3月3日,在建安區東部的桃花源路上,道路兩旁錯落有致、品種各異的經濟林帶交相呼應,一個個獨具特色的經濟體依路而生,猶如項鏈上點綴的一粒粒璀璨珍珠。目前,在建安區,“外通內聯、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逐漸成形,迂回貫通的“四好農村路”為區域“鄉村振興”不斷蓄力儲能。

聯通城鄉,鄉村振興鋪坦途

近年來,建安區通過大力實施“百縣通村入組工程”,區實現行政村和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100%。區實行的城鄉公交“1元1票制”惠民政策,使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得以解決,“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照進現實,農村客運微循環得以實現。

建安區堅持一條路一個模式,一條路一個方案,累計投資約10.14億元,完成新建、改建農村公路567.5公里,橋梁36座,改造35座公交站亭。構成了環繞建安區的292公里縣道路網骨架,447公里鄉道、772公里村道成為暢通城鄉的毛細血管。區16個鄉鎮(街道)政府所在地全部實現了通三級以上公路,367個行政村(社區)實現了村村通硬化路,形成了以縣、鄉道為主,通村公路為輔,輻射區各自然村、行政村,迂回貫通的農村公路網絡。

目前,建安區已打造出省、市級文明示范路10條109.8公里,省級“美麗農村路”12.9公里。一條條公路串街聯鄉、通村入林,構建起城鄉發展的整體框架,成為加速城鄉融合、拉動經濟發展的暢通血脈。

承載產業,鄉村振興致富路

建安區通過完善農村路網體系,一體化推進城鄉道路建設,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注入強勁活力。一條條“四好農村路”,一頭連著區20個產業扶貧基地、130多家社區工廠、980多家現代農場,一頭連著客商、資本。世紀香食用菌、霍莊社火、榆林小米、河街腐竹等一大批獨具建安特色的產品商品,從鄉野小村走進繁華都市,幫助農民群眾脫貧致富。

目前,建安區正全力推進鄭許輕軌、公路客運、公交等交通規范化融合發展進程,著力打造公交線路中轉樞紐中心和旅游服務中心,為建安區群眾和來許游客提供優質高效的出行服務。

立足生態,為特色經濟蓄動能

當前,建安區正立足區域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實施“交通+產業”戰略,投資4億多元規劃建成了東至鄢陵縣界、南至S237省道、西至中原路、北至長葛界,貫穿五女店、陳曹、小召、張潘4個鄉鎮的東部生態養生旅游產業帶。

在東部,建安區先后引來了卓瑞農業、布蘭奇自然學校、水上樂園、國防教育基地、樂佳生活美學農場等5家金鳳凰企業,五家特色企業成功落地,吸引了眾多周邊家庭、學校等組團觀光旅游,成為廣大游客的網紅打卡地。在西部,建安區投資打造出以郊野田園風光為主題的西部都市農業產業帶道路,總長28.5公里的道路上,天藍、水清、路暢、車通、人歡樂的美麗景象隨處可見,交通與自然和諧統一,實現了生態交通、綠色交通的建設理念。在南部,建安區正在規劃南部潁河流域產業帶道路,既為沿線鄉鎮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便利交通條件,也為潁河防汛提供便利通道。在北部,50萬畝高效農業示范園區道路,在方便大型農機具進出的同時,暢通了農產品交流買賣。有特色產業路的地方,就有農業產業園和田園綜合體落地而起。

“2022年,我們建安區成功入圍‘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單位。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重點民生工程,堅持創建用地優先,創建資金撥付優先,快速提升農村公路建設等級,完善農村公路服務網絡,積極構筑‘大交通’精品服務網絡體系,為區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交通保障?!痹S昌市建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許昌市人民政府網站) 【投稿、區域合作請私信或發3469887933#qq.com24小時內回復?!?